2009-09-30

淺聊一下台灣的街頭文化

今天從這點來切入,台灣的街頭文化是以滑板文化做為起跑點開始發展的. (其實還有嘻哈黑人文化的店,其實在早期HIPHOP跟滑板店的關係可以說十分密切)

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太難理解的事,在80年代末期接90初期,當目前現在台灣的這些知名品牌的主理人都還在念國高中的時期,台灣並沒有所謂的街頭品牌在販售著,並不是台灣這樣,我想整個亞洲應該都差不多,除了日本發展的早,走在相當前面的地方(儘管如此,但對於歐美國家而言,他們對於這些日本街頭品牌也處於無概念的程度)

在日本正迷漫著一股新興勢力的穿著,一些思想前衛的新新青少年正在努力突破傳統,有別於百貨名牌Look的裝扮,勇於展現自我,被稱為"竹之子族"的這個特殊文化族群,也是所謂"步行者天國"正盛行的時期(現已取消,在周末聚集著大批的cosplay族,用服裝來表現精神,我覺得正是這些先鋒隊奠定了之後日本人對於美的獨特性及開創性),儘管在當時,裡原宿品牌也還處於未發跡的狀態,當時也有Hysteric Glamour,也有milk boy,但當時比較受這些族群歡迎的品牌在國外是W&LT,日本有20471120,或是FOTUS,這些有科幻太空風格的服飾是比較受到喜愛的.


FOTUS & HYOMA20471120































行人天國系在台灣也同樣也風行過一段不短的時期(詳情請見蟑螂合唱團IPIS,幫個忙MV(99年發行),MV中的臨時演員可都是當年COOL雜誌街拍上的常客,不要懷疑,在當時這種很誇張很FRIUTS感覺的穿著是很受年青朋友們歡迎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qJyRJ5SVdU/ (幫個忙, IPIS).

97年cool雜誌創刊草期, 雖然日本稿開始向讀者們介紹STUSSY,介紹BROOKS,介紹STASHISH..介紹經典牛仔品牌,介紹NIKE各年代不同的球鞋, 也開始去定義"風格"這種東西,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開始知道,"原來除了百貨公司的品牌之外,還有些品牌是在"路上(STREET)"的店賣的!"

日本雜誌像是拿破崙般開創了我們的視野,開始將風格定義化並呈現給讀者我們知道, 不過在當時台灣所謂型人的穿著還是以古著, 步行者天國系, 龐克系, 因為儘管我們已經對街頭品牌以及日本的元祖級街頭品牌有了初步的認知, 對穿著有了概念,但是對沒辦法出國的人而言,想要買到ELT,想買到BEAMS, 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相對之下,早期台灣意外的比較多古著店和滑板店, 這對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都一定常去古著店買衣服,
當時常上雜誌街拍的人也大部份是古著店的店員。

(後來拜網際網路開始普及之賜,青少年開始有辦法靠自己的方法去購買外國的品牌及吸收資訊,當時比較普遍的方法是用美國EBAY去向香港及日本人購買,可想而知,要得到一件新款STUSSY或APE的T恤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或是你也可以想像,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你得坐飛機去一趟紐約,你才買得到一頂SUPREME的帽子,你希望向店家出國代買,但有九成的機率你會得到的答案是:那是什麼東西?街牌當時在社會上不是那麼有地位的)

而對於"風格"這個詞,其實也是人定義出來的(更簡單來說,是由當時一線的流行資訊及服裝雜誌編輯),所以對於 什麼風格是什麼風格的延伸,或是潮流為何又和滑板分成二類了,這些都是可能沒有答案的問題.舉個例子,日雜在97年當時很流行STUSSY.SUBWARE.SUPREME. STASHISH,這些品牌,它們都是S開頭,於是他也加了一個S-class的註解,你可以由S-class這個詞去想像當時S開頭的品牌相當熱門,但是如果你要說,你今天看到的這個人全身SUBWARE,他是穿S-class風格的,那就偏差掉了。而且風格常常有"時代"上的限制,尤其對於日本的服裝風格定義而言,在2003年你看到一個穿APE 猿顏的型人,在東京的路上被拍到,雜誌編輯就會下個標: 裡原系!! 而穿件Balanceweardesign的數位迷彩夾克被拍到,在Mens non no雜誌上或許會寫Street系,但在Boon雜誌或是Cooltrans雜誌上可能編輯會下個標:惠比壽系!! 
但如果這樣的二個人今日在東京又出現被拍到了,雜誌編輯絶對不會再下出裡原和惠比壽系這二個詞了,因為這二個詞只存在於那個年代,以後都不會有了,所以對於風格這個概念,我想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向去思考。


在日本的裡原宿風潮還沒有風行以前,其實相當多的設計師及造型師是以滑板風格為立基點的,(當然你可以在日雜上看到許多品牌主理人都有相當長時間的板齡),在當時未有那麼多本土性的品牌時,美國的滑板品牌算是街頭風格的入門,比較容易購買,在日本是這樣,在台灣也是一樣的情形,所以只能簡單來說,在這個港媒傳過來的詞"潮流"還未走紅之前,台灣的滑板文化是相當盛行的。

(cell web site細胞流行網站,前身是SINA新浪BBS的裡原老伯軍團,新浪網為當時相當著名網路互動平台,而相本則是台北林克的天下)





後記:很多目前本土品牌的主理人都曾經是非常熱心將街頭文化帶入台灣的推手之一, 他們也都是對服飾本身非常有想法且熱情的人,常常看到許多話題會以狹隘的視野在圍繞討論這些品牌(抄襲、品牌風格不被認同、賣太好被罵?、賣太差也被罵?)的筆戰之上。以旁觀者的角度一看,這些台灣街頭界的老推手,對我而言都是值得敬佩的對象,在十幾二十年過後,又有誰會在乎那些不足掛齒的小地方呢。








(2002年 COOL報)



2009-07-30

MILK CHINA x The Satorialist x adidas







最近不小心由網路上看到這個消息,一直以來都很關心的,由Scott所制理的snap blog"The Satorialist",最近不知是為了什麼原因和MILK CHINA以及adidas聯合攜手,拍攝名為“Five-Two-3″的廣告影片,在Style.com之外所進行的這份工作,比較令我費思的是Scott先生本人和MILK的關係為何呢?其實好像並不是會契合的組合(或許只是我個人一偏執的想法),總之照片還是保持著blog一貫的味道,但或許在背後並沒有蘊藏著那些真正骨子裡的服裝精神,而是加入置入行銷的廣告動機,這些人看起來就就少了那麼點叛逆的味道了。

2008-03-05

淺談「成人式球鞋」





其實真要那麼說也不為過,

”球鞋的走向也代表了一部份街頭風格的演化。”

原本鞋子是以"穿著"做為最重要的需求,至後來文明和社會的進步,開始發展更適合於運動時使用的鞋款。從30年代Converse帆布鞋的誕生、NBA球星所使用的明星級高統球鞋,爾後更在不同的領域開發更多種類的球鞋:滑板鞋、慢跑鞋、足球鞋、保齡球鞋。人們對於美和設計的需要不斷地提升,到了80年代,運動品牌更隨著科技而開發出所謂科技類鞋款,加入氣墊、避震、甚至是可充氣的pump fury和adidas出品的計步器之類的功能,以現今的觀點來看,這些鞋款所具備的功能和現代相比都實屬平常,但在當時可是相當創新的一項革命技術。

在發展了數十年後的今天,球鞋的設計似乎在今時今日已經到達了一個巔峰,也可說遇到了瓶頸,於是運動品牌除了持續將部份的資源保留在開發新設計之外,對於早期復古鞋款的翻玩與復刻,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製作與研發。

於是目前在市場上當紅的鞋款,幾乎清一色都是復古球鞋的復刻,變化的只是物料和配色上的不同。但對於歐美日某些新興的球鞋品牌而言,像是clas、gruv、visvim、TAS、Terrem...等,他們不同於"符合當時的科技而開發"的出發點來設計新鞋款,而是融合靴子、休閒鞋以及球鞋的特點來設計。這類型球鞋不算是Old School也並不算是Hi-tech球鞋(雖然在之中也會加入部份的科技技術),而以一種嶄新的形態,也就是我所謂”具成人氣息的球鞋”。


這類型球鞋大都先以定番款式的靴子和球鞋來做為藍圖,再加上球鞋本身應該具有的"至少適合輕量運動時使用"的考量來製作,同時兼顧機能性和外型。我想這是在一般的靴類品牌中完全無法做到的,而精鍊成熟的外型也是基本運動球鞋無法營造出來的。可能對於原本就沉迷於老牌靴子或限量波鞋的玩家們而言,這類型的鞋子可能已經喪失靴子應該有的氣味,也並不擁有球鞋本身應該有的價值感,進而也無法認同這種個性的鞋子。但能同時身兼二種個性,也增添了這類鞋子更多元化的搭配方式,不論是在休閒或是略為正式的場合,都可以輕鬆的穿上。或許這也意味著,部份的人們對現今生產的球鞋在搭配服裝上的不滿足吧。

(不過至今時我也看到了成人球鞋在演變上所出現的窘境,這些鞋類設計師都開始朝物料上著手,
而不去開發新的款式,只是不斷的將名作復刻再復刻,若是這樣相比,一雙擁有安哥拉羊毛的Visvim FBT,對我而言的吸引力,可能還不會大於一雙不知名山寨小品牌所設計,擁有NIKE AIR MAX氣墊鞋底的ALL STAR吧!)

 


其實隨著年紀的增長,
會變得越來越喜愛這類同時擁有球鞋和成人造型的單品,

而且也或許是因為這一類的球鞋數量稀少的原因,

所以更顯得有獨創性及價值吧。

不過我想對於大部份喜好求新求變的消費者來說,

可能還是無法和我們這種老頭有共同的認知吧!!! (個人觀感)